王海林

个人简介

网络空间安全,2018级,王海林

毕业去向

读研(推免):浙江大学 计算机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 2022级博士研究生

个人事迹

学习成绩优异。本科前六学期的必修成绩在172人中排名第三,保研综合排名第一。曾获得国家奖学金、四川大学综合一等奖学金、“好未来”优秀学生奖学金等荣誉。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,多次作为项目负责人组队参与了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。所在团队“EV安全实验室”的作品“WitchHunter——基于深度学习的敏感模因自动发现与分析系统”在2020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中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和全国600多支参赛队伍中仅2个名额的“最具创新创业价值奖”。同时还担任了2020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负责人,项目获得优秀结题评价。作为第一作者在ICCCN 2021(CCF- C)上发表论文一篇。

个人成果

2019-2020学年度国家奖学金

2020-2021学年度国家奖学金

2020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全国一等奖

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全国二等奖

2020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负责人

我和我的导师

王海舟老师是一位认真负责,有前沿学术眼光和丰富指导经验的优秀导师。海舟老师指导我和团队同学完成了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(作品赛)的作品选题、设计与开发。在竞赛准备过程中,他指导我们对选题相关的技术背景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,确认了选题的可行性。在系统开发时,他不仅认真测试、体验了系统已有功能,给出了不少改进建议,还向我们提出了不少新功能的设计方案,这些新功能对丰富我们的系统功能与展示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。在作品文档撰写阶段,王老师在课堂上讲授了不少文档撰写的有用技巧和相关工具。王老师从不在教导我们上吝啬时间,对每一版我们编写的文档,他都会仔细阅读和批注,并通过线上会议和我们反复讨论,确定格式、用词、作图、描述等种种细节。经过数十轮反复的修改和反馈,才形成了我们最终的作品文档。在王老师的指导下,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设计和开发项目作品,也学会了如何用精准的语言、精致的格式和图表向他人展示项目成果,还学会了如何认真将一件事做到极致。

写给学弟学妹们

重视过程,坦然接受结果,努力将每一件事做到最好。在本科的学习生活中,大家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,参与丰富多彩的科研项目。这些活动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开发能力、设计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,为今后的工作、学习奠定基础。获奖、录用的名额总是有限的,虽然我们的工作成果不一定能取得好的奖项和名次,但只要我们尽自己所能完成项目,并在其中有所收获,就已经足够了。良好的心态不仅能让你在过程中更有收获,还能让你在最后的比赛中能更从容的面对评委的提问,有时候成功就在无意之中。

联系方式

邮箱:poojeffy@163.com